包裝機械業應更新設計觀念
2019-12-27 來自: 上海樂卡包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501
集合包裝新技術展示產業前景
就世界范圍而言,商品運輸包裝的發展趨勢是,集合包裝的普遍采用,運輸包裝的標準化以及進行合理包裝的優化設計。隨著近些年科學技術的發展,把若干商品包裝單位集中在大型包裝件,組成大包裝單位,再進入物流系統(運輸、中轉裝卸集裝箱等)的集合包裝新技術層出不盡。在傳統的單件捆扎技術基礎上出現了自動化捆扎機系統,堆積捆扎機等技術。上個世紀80年代,熱收縮技術又在中國得到推廣應用。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期,由國務院全國包裝改進辦公室組織的“中國運輸包裝考察團”先后赴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美國等發達國家考察,由北京帕克茵(PKI)包裝有限公司等企業開發的纏繞包裝新技術,成為提高單元載荷體規模、集合包裝的質量與應用范圍、降低包裝成本的新秀。
目前,我國由于包裝不善等原因造成商品經濟損失的價值每年仍有140億元之巨。其中因運輸包裝不當發生在運輸過程的損失占80%左右。運輸過程中造成商品損失普遍的形式為商品破損、散失、變質、滲漏污染。拉伸包裝膜是用于包裝貨物架的主要材料。據有關資料顯示,拉伸包裝膜的使用占整個市場的67%。拉伸包裝主要的競爭對象是收縮包裝薄膜。收縮包裝薄膜預計到2007年前將以每年2.3%的速度遞減,拉伸包裝將會搶占收縮包裝市場。有關市場分析專家表示,整個歐洲貨物架市場需求拉伸包裝膜為150萬噸,美國在2000年就已達到160萬噸,纏繞包裝機使用量已達10萬多臺。北美市場對使用拉伸包裝的興趣日益高漲,應用拉伸包裝薄膜的生產商打算將紙板(紙箱)包裝改用拉伸包裝薄膜。采用纏繞包裝可以有效地保護貨物商品、防雨、防水、防潮,提高商品的附加值,降低50%以上的包裝成本。
更新設計觀念 提高運輸包裝裝備水平
我國運輸包裝機械產品與國外先進設備相比,在產品結構和技術水平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。主要表現在:產品單機多、成套流水線少;使用機型多;特殊要求機型少;結構簡單、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多,高技術附加值、高生產率的產品少;主機多、輔機少、配套性差。而發達國家無論是技術簡單的還是高技術附加值的產品均較為齊全,產品系列依市場需求而派生,配套性強。這使得我國的包裝機械產品在開發、性能、質量、可靠性、價格和服務等方面與進口產品相比,在競爭中處于劣勢,抵擋不住進口產品的大量涌入,進多出少、且出口的大多是低檔次、低附加值或勞動密集型產品,而進口產品都是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。
要提高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的水平,就要加快運輸包裝機械工業的技術進步,發展和利用機電一體化、熱管、基礎配套、模塊化等先進技術,并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建立技術創新的運行機制,開發出“新、奇、特”的運輸包裝設備,并調整出口產品結構,開拓國際市場。其中,加強包裝機械的成套化是提高我國包裝機械水平的主要對策。
包裝機械設計人員應重視根據用戶需求,為生產企業提供考慮結構性及經濟性的完整系統方案,并用計算機仿真技術演示操作給用戶看,征求意見后進行修改。在為用戶提供自動生產線或生產流水線設備時,尤其注重成套完整性,無論是高技術附加值還是較簡單的設備門類,都按照配套性要求提供。
機電一體化技術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為活躍的領域之一。隨著計算數學、工程力學、機械動力學、電子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,豐富和發展了傳統設計技術的內容,改變了固有的模式和方法。特別是設計觀念的更新,從而把面向制造的設計轉變為面向用戶的設計,按照用戶要求,設計用戶所需求的運輸包裝機械,使產品更具有創新性和使用性。機電一體化是運輸包裝機械的發展方向。以機械控制為主轉向以電子控制為主導,可以使機械結構大為簡化。微機作為包裝機械大腦取代了常規的控制系統,用以完成運輸包裝裝備的各個環節,提高了產品質量。